武陵源可爱的猕猴(七律)
罗金海/文/摄影
山水云仙去绝踪,花枝瓣叶郁香浓。
猕猴上树惊虫远,鸟雀腾空跃影重。
啼唤春光伸臂胛,坐当金日闪毛茸。
机灵古怪三分礼,得果偷欢酷爱容!
每次上武陵源国家森林公园,不单是被这里面最神圣的一山一水而陶醉,更重要的是有一群超级可爱的猕猴。在我小时候,看到的猴子是大人用链子牵住来表演一翻功夫的,时常惹得围观的大家轰然大笑,大人会把家里好吃的、钱财打发给卖艺者;而调皮的猴子可以坐到主人肩膀上或者是脑袋上姗姗而去。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的动物越来越稀少,家里常养的狗、猫、鸡、鸭、猪、牛成了经常接触的动物,随着进城,到动物园看到被驯养的一些笼子里动物,被关在笼子里的猴子跳上跳下,一边“吱、吱”的大叫着,一双机灵的眼睛是多么渴望生命的自由…….在张家界武陵源山上,一群群顽皮的猴子除了天生的吃、喝外,带给人们的乐趣非常之多,如能看到猴子之间相互理毛发、甚至捉毛发里面的虱子,独有情趣宛如人类相互之间的情谊;而一些调皮的小猴子会爬树,争夺战、抱住母猴等等有趣的画面,这些行动自由的猴子享受着来自武陵源山水百般神奇与韵美。
二月初,在武陵源森林公园开放的日子,我们一家人上水绕四门这边,刚刚下车就看好几只猴子围了过来,它们坐在地上,在旁边停留着,目不转睛盯盯着我们看。我将水壶放在边上,准备拍恩桃花,一只大猴子过来抓我的水壶,一会儿又伸长着爪子想来抓我的包包,我将一些花生、糖和水果全都给猴子了。拿了食物的猴子一下子跑开了,它们“吱、吱”的叫着,看着它们一边剥着花生,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特感叹猴子的机灵,原来它们同样对食物是非常挑剔的。为什么人类是猿人进化而来的呢?是否几百万年后,猴子也能进化成人类呢?揭开这个迷团或许要等到若干年后,人的大脑思维能力并不是先天有的,而是经过后天经验驯化而来的。猴子能独立行走,更神奇的爬树与悬崖间跳跃非常之快,甚至能一只爪子吊在树上来回荡秋千,天生的自然本领让人特别羡慕。自古以来,很多艺人借猴耍杂技,甚至有弄猴人的弥猴得到了皇帝的亲睐,唐代诗人罗隐写了一首《闻弄猴人赐朱绂》:“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买取猢狲弄,一笑君王便著绯。”在唐昭宗逃难期间,随驾的伎艺人朱绂,训练的猴子竟能跟皇帝随朝站班,唐昭宗很高兴,便赏赐耍猴的五品官职,并给予称号叫“孙供奉”。而诗人罗隐苦读十年寒窗,读书赴考,十试不中,依旧布衣,感叹自己的发愤图强乃赶不上一只猢狲,这也是诗人的痛心,同时也表明猢狲得到了君王的赏识!如今找不到耍猴的艺人,当然也很少看到传统功夫与绝技,更不能看到人与猴之间的互动,传统杂技功夫在失传,传统诗词文化同样在失传。因此,特有的文化与技艺也是建立在个人后天勤奋与苦学、苦研之中,这也不难看出语言词汇、思想与技艺之高度同时在古诗词中。在我的脑海中,小时候读过的文章里除了《猴子捞月》、《早发白帝城》、《西游记》外,读过有关猴子的诗词、文学作品很少,这对我的读书生涯来说是缺陷的,随着对猴子的越来越了解与认识,进一步增进感情和一张张有趣的照片,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古诗词和写作的重要过程。独赞曰:“恩桃花日照天香,山谷溪岩碧色光。行到林川飞落影,猕猴啼入岁悠长。”
在金鞭溪林中,一只只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晒着暖洋洋的太阳,闻着一朵又一朵花香,那是多么快乐的春日,它们的无忧无虑就是自然发生态发展和谐与统一。在一处栏杆上,我将镜头对准了一只小猴子,它两臂爪子中有两块桔子皮,蹲在栏杆上面毫不犹豫的吃了起来。看着小猴子有些不情愿对着我的镜头,它一边放进嘴里吃,一边侧着脑袋,对我这个摄影师完全不放在眼里,我一边哄着它说:“小猴子,快看着我,把脸侧过来…….”小猴子理都不理我,吃完一片桔皮,低着脑袋望着手中只剩下一块,又拿起来,放进嘴里开始吃第二块,脑袋从左边扭到右边,就是不给我拍正面,眼睛也不看我镜头,老是东张西望,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看得我只想笑。“小猴子,快看,快看我这边,我要给你拍最漂亮的照片了。”我一边哄着小猴子,一边不停地拍着,小猴子完全不将我这个摄影师放在眼里,它或许正在想:“哪还有好吃的果子。”直到第二块全都吃到嘴里,将脸又从右边扭到左边,抱起双手,翘起嘴巴,一边在看啊,一边在想啊,是否还能找到更吃的?小猴子白色的毛、金黄色的毛、灰色的毛全都在镜头下望得清清楚楚,不用穿衣服就能过完整个冬天,不用空调就过完整个夏天,食物来自山林,息栖于山林,对整个自然环境始终是和谐与统一。在唐代有诗人王仁裕写有《放猿》:“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同时又写了一篇《遇放猿再作》:“嶓冢祠前汉水滨,饮猿连臂下嶙峋。渐来仔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诗人通过从小养猿,放猿产生的深厚情感表达,是不舍,更是伤感,人与猿建立的感情不会通过岁的冲淡而淡忘,想反在数月后的相遇,猿识得旧主人,主人高兴不已,彼此间充滿了不舍与哀伤,一种离别的思愁落在诗人心上,写下唯美诗篇!
在山林间,我看到了母猴在不停地吃着叶子,一旁跑来的小猴子,在母猴背后学着母亲扯树边的叶子吃,独是“有其母必有其子。”猴子的每一个动作让人很好奇,机灵的头脑一刻也不停,长长的尖牙看起来很坚固,喜欢用手机拍的先生,竟然拍出了九个不同脑壳,给母猴来了个特写。在张家界武陵源,能如此地亲近猴子,实在是一种幸福的体验,作为神仙地,猴子一直能在这里生存下来是多么重要,它代表着山好、水好、空气好的重要繁衍生栖之地。因此,人与自然融和,先要保证动物王国世界的存在,动物生长环境如何,才更好的体现人类的生存环境好与差。如果动物在不停地在消亡与灭迹之中,那么人类的生存与主宰越来越成为地球超重负荷,这始终将关系到地球最后的裂变与终端演义;只有更大力度保护好各种稀有动、植物资源,才能更好的养育好下一代。唐代诗圣杜甫写有《猿》:“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艰难人不见,隐见尔如知。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这首诗作者描写山壁间的猿,相互间没有分离,隐于林中,其乐融融,反衬出作者渴望一家人团聚,父子不相分离的和平时代。明代诗人袁宗道写有《万猿书屋》:“高斋何所有,琴书伴幽榻。中有吾伊声,声与猿声杂。”作者这首诗情景交融,书房于万猿之中,弹着琴,唱着诗歌,伴听着猿的叫声度过人生最美好时光。人、万生万物、自然都在天地间融为一体,这是读书之快乐,也是生命之快乐,人要爱大自然,爱每一缕阳光,每一滴雨水,每一座山峰;人要爱万生万物,爱每一只动物,每一颗树木,每一颗小草,这是地球生命赋予给人类的重要使命与意义,只有更好的爱护一山一水,才能更好保护整个地表,更好维护自我生存生态空间发展重要运行法则。
武陵源森林公园的猕猴来无踪,去无影,它们在大自然间的机灵与百般乐趣给我带来无限的欢乐,虽然有些顽皮,但不影响我对它们的喜爱,在我的镜头里留下一张张淘气的脸和忙碌的身影,一缕缕金黄色的毛发在阳光上闪闪发光,如同地球之爱、自然之爱、生命之爱一同在天空下交融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