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最疼爱我的奶奶(七律)
罗金海/文/摄影
平江汩水远吟眸,翠竹烟茶谷雨洲。
摇手纺纱悲自语,磨粮煮食苦家愁。
油灯照尽寒酸夜,泥土翻来暖日秋。
道是柴门深不见,慈祥祖母爱心头!
一首七律《祖母》写来怀念我的奶奶,是我对祖母有着一颗善良、仁慈之心,过着粗茶淡饭,清贫如洗一生的崇高敬拜!当没有人再懂我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长大了,一盏油灯,一个衣柜,一个书桌,两张床和一个瓦房木楼,加上一些木凳子,一个“嘀嗒、嘀嗒”响的时钟,就是我童年夜晚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是奶奶每天坐在油灯前陪伴我成长的每一个漆黑夜晚……人生下来不是孤单的,当黑夜里有奶奶为我点一盏油灯的时候,我发现每一个夜晚原来是如此的温馨与美好,静静坐在靠墙边的凳子上,独自看着奶奶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忙来忙去,会给我泡热气腾腾的白开水,给我拿一些炒米,让我吃到开心的蹦来蹦去。奶奶用什么来感慨她的人生呢?那就是艰苦朴素,慈祥仁爱,心若止水。她有一张慈祥的面孔,每次睡觉着,我总会摸着她的脸旁睡去,冷了会给我加盖被子,热了会给我打蒲扇,每一个漆黑漆黑的夜晚,会把胆小的我睡在里面。黑夜的窗户上,我看不见一丝光,只有风吹着窗台紙沙沙地响,我就在时针“滴答、滴答”声中数着,一天一天的在祈祷黑夜不要过去,那样奶奶就可以一直不老去,一直陪伴能在我身边。我每天在黑夜睁着眼,不让自己睡去,一直想世界就停留在黑夜里,成了我生命成长世界里的思想觉醒点,也就在渐渐懂得白天与黑夜相交替中,从熟睡中望着每一个黎明的到来,望着每一个日出注入的新生命活力!奶奶做的菜是最好吃的,全都是她一手在地里种下的,每一碗素菜看不见油,往往放在大铁碗里一蒸,柴火一烧,香喷喷的菜味全都扑入整个瓦楼,那里面有我最喜欢吃的红薯、萝卜、笋子、酸菜等,每一个季节不同,吃的菜也完全不同。揭来锅盖的时候,奶奶会用筷子夹起一个红薯给我,拳头大的红薯并不好看,但吃进我的嘴里,甜美的味道直入我的胃里,让我能蹦起三尺高。吃完红薯,开始吃饭,饭松软,菜也很软和,不用我的牙齿用力去嚼,菜就吞下肚子了。奶奶会给我夹很多菜,还说:“你要多扒饭,吃的饭多,才长得高。”慈祥的奶奶蒸出的菜都好吃,虽然没有吃到过一块肉,但每一样素菜都很鲜嫩而美味。
奶奶在晴天都去砍柴,每天要砍两担,我会跟着奶奶去,手上拿着一把钩刀,用来砍绿蓉蓉的毛柴。沿着弯弯的小路走过一个水库就来到山上,奶奶会找柴长得茂盛的陡峭山腰去砍,而我到山上的第一件事是找野果子吃。在山坡上,长着一株株绿叶子树,上面结满了黑色的果子,叫饭豆子,非常好吃,我会采半袋子,才会去找奶奶砍柴,毛柴总长得很旺盛,我不用费很大劲就能将它砍下来,砍好一堆,放好一堆,整整齐齐的叠加起来,顾不得身上的汗水,一直在树底下不停地砍着,手勒红了,脚磨皮了也顾不上,要帮奶奶砍下更多的柴。等奶奶帮我捆好柴的时候,我非常有成就感,挑起两捆毛柴就往家跑,顾不上走在后面挑两大捆毛柴的奶奶,她瘦肉的身子在毛柴间显得有些弱不禁风,只能挑一会儿,歇一会儿的,我将奶奶远远地摔在身后。当我在慢慢长大,分担家务的时候,奶奶对我这个长孙女特别的疼爱,树上结满的梨子、桔子、金桔子总是第一个摘给我吃,再拿有多的分给弟妹,那可是童年里吃到最美味的果子,让我的脸长得更加红润与漂亮。我记得第一搬起凳子照镜子的时候,我的潜意识还辨认不出就是自己的相貌;我的个头没书桌高,而我渴望自己长得美,对着镜子一直摸自己的脸蛋,长着很多肉;对着镜子,再摸摸自己高高的头发,长得很多,我抿着嘴笑了又笑,镜子里却是一个傻乎乎而又可爱的自己。奶奶七岁就做了童养媳,可我七岁就开始了读书,简直一个天上,一直地下,奶奶没有读过一本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总是摸着眼泪,怨自己的命不好,可我不懂得安慰奶奶。每天晚上坐在油灯前,静静地张望着,望着油灯在风吹下晃来晃去,沉默的话语里,只有时针“滴答、滴答”的摇摆着,奶奶一直闷着脑袋在想啊想,而我一直在油灯里看呀看……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会不想读书的,除非是个傻子,只有傻子才不想去学校读书。奶奶七岁就包灶房了,也就是每天要上山砍柴,甚至还裹着小脚的情况下上山砍柴,肉体与精神上的摧残是奶奶童年里的苦难,也就在在半饥半饿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在昏暗的油灯下,奶奶也不愿意说更多,留给她的是童年说不完苦难,留给她的是父母“重男轻女”思想的真实写照及其战争年代所带来的不幸人生。
当奶奶最疼爱我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长大了,不单学会了洗衣服,还会煮鼎灌饭,那可是柴火煮出最香的米饭,到嘴边一闻,米饭的香味吸入整个肺部。母亲逢人就夸我是家里能干手。可我总是贪玩,常常趁父母睡午觉的时候,一个人悄悄地溜出来,挖了好多蚯蚓,拿着线子和竹棍,开始了在池塘里钓鱼,等到母亲发现的时候,我已经钓了好多条小鱼,正喜滋滋的等着一条条鱼儿上钩。“你妈拿着棍子来了,快跑。”我扔下钓棍就跑,母亲追了上来,一直追到竹园里,将我抓住,在我脚上狠狠的抽打,痛得我“哇哇”大哭,奶奶听到了,忙过来牵我,说:“快回去。”躲进房间里,我发现自己的腿上全红了,不敢中午钓鱼去晒太阳了。换来更多的是劳动,去地里挖锗草,种田,捡棉花,种菜,摘绿豆子等等,每天总有干不完的事情。特别是到双抢的时候,每天火辣辣的太阳,晒到满头大汗,可还是要在地里忙,腰酸了,腿站痛了,一身泥水,一身汗水和一脸疲敝,母亲总会让我先回家做饭,我欣然应允。可我煮得最好吃的鼎灌饭,奶奶很少来吃,分家了,各做各的,不在同一个厨房,也不在同一个桌子上吃。奶奶没吃到我做的饭,但她是为我高兴的,我时不时跑到奶奶那里吃上一餐,简单的素食饭菜,偶尔吃上一块豆腐和一个鸡蛋,已经是奶奶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当奶奶最疼爱我的时候,我发现我长大了,奶奶一辈子的积蓄,一堆皱巴巴的纸票子加起来,仅仅只有三十八元钱,这就是我奶奶的一生勤劳艰苦生活的积攒啊,养儿育女的一生,她无怨无悔,在无数个煤油灯下的夜晚,从纺纱开始的每一个晚上,完成了成为母亲和奶奶家庭主妇角色。奶奶活了八十四岁,她一生没有写过字,一生没有拿过笔,与爷爷生活一辈子,没有争取到读书的权利,哪怕是从爷爷的书本中去学一个字,去认一个字,去写一个字,命运决定了她身为女性的悲惨命运。只活了六十多岁的爷爷,一生毛笔字写得有声有色,每一本古药书的抄集,都凝注了爷爷的心血,也是作为公社中药药剂师重要工具书。在中国最贫穷旧社会,加上战争的爆发,奶奶和爷爷是过着饥饿和逃亡的生活中挺过来,也就在新中国成立六年后,奶奶出生的四个孩子才有幸存活下来,这是一段段多么艰苦的日子,凭着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终于过上不忍饥挨饿的温饱生活。因此,当我背着书包要去上学时,奶奶是多么高兴啊,她没想到女孩子也可以去读书,那是她向往一辈子的美好读书时光,在她的孙女身上看到了希望。去学堂前,奶奶特意给我煮了鸡蛋,放了好多葱,表示吃了葱,读书会很聪明,一碗鸡蛋都给我一个人吃了,从此之后,每读书回来,奶奶总是煮上热腾腾的米饭等我回来吃。每天晚上在昏暗的油灯里,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这一幕成为我童年时代永恒的记忆,那是守住清贫生活的最好见证,人的自我满足仅仅是生存需要的简单满足,保持了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一辈子也就在与天地为一的勤劳劳生活中得到了健康与长寿。
晚年的时候,奶奶在老家是很孤寂的,陪伴她的小孙女还在学校读书,没有儿子和儿媳在家里,心里总会有牵挂。最后一次从外地回来看望奶奶,中午在床上休息,没想奶奶竟然坐在床边跟我说起话来,我还没睡着,眼睛都没睁开一下,可奶奶就坐在旁边一直跟我说,她一边是抹着眼泪,一边跟我说的,谁家儿子结婚了,谁家又嫁女了,谁做酒了,奶奶滔滔不绝跟我说。后来又说起了两个儿子,儿媳妇,说这么久没回来了,也没回来看望她一下,她的胸口越来越痛了;后来又说母亲每次回来,拿了多少钱给她,奶奶一一跟我说了,凄凉的声音里听到了奶奶摸眼泪的悲痛。奶奶生活不容易,省吃俭用,平常还背两、三个南瓜到街上卖,可有时候卖不出去,又背了回来;奶奶贪黑起早在池塘里抓了些小鱼,也卖不了几块钱,甚至还有讨价还价,生命的艰辛没有将奶奶摧垮;在吃不到几块肉的日子里,奶奶将她全部希望寄在我身上,而我却没有让奶奶享更多的福。奶奶的心酸我懂得,在我每次从外地回来,总会给奶奶买上很多好吃的,将缸子装得满满的,奶奶开心的笑了,觉得我这个孙女没有白疼。“自然朴素,勤劳节俭”就是与奶奶生活在一起真实写照,一直到她生命最后,依旧是吃着自己种的菜,烧着自己砍的柴,做着自己没有一块肉的柴火米饭。慈祥的奶奶就这样走了,老到最后只剩一层皮包骨,走的那一天晚上我睡在隔壁,她给了我一个梦,一个要去很远很远地方的梦,说再也不会回来了……
“新生哭来,老别离去,一生悲戚,奶奶以最卑微与贫苦的身份过完有生之年,以最疼爱的方式带给予我童年幸福与快乐!”我爱我的奶奶,我不能忘记我的奶奶,她是我生命成长中最重要的人,无数个梦里都有我奶奶的身影,那最旧的土砖瓦房是我童年成长最接地气的故居,没有水泥,也没有地板砖,没有玻璃窗户,也没有地下管水道,没有自来水,更没有现代化家具,但却是我吃得饱,睡得香的美好童年。人的生命一直都存在自然天地中,无论外面的资本世界有多豪华,物资有多丰富,都不及山清水秀的故里。童年就在土生土长的自然世界里,就在奶奶的朴素精神世界里,让我永远都怀着一颗质朴的心,一颗与大自然世界相连为一体的心,达到清心寡欲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崇高思想境界!
2020.3.12日晚于清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