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燃烧'真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3

学张大千画荷记

$
0
0


学张大千画荷记

罗金海//绘画/摄影

 

南北荷花别样红,东方之笔始前川。

莲心托玉福如贵,墨彩泼形问真神。

碧境淡幽颜悦改,夜吟应觉道光同。

清风此去浮云月,君子德全为正品。

 


宋学者周敦颐作《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赋诗作画,颂扬荷花的美德。六月,江南的雨水一阵接着一阵,下着下着,太阳又从云中跳了出来,让每一个游乐尘间的人,在寻找清凉的夏天同时,迷醉于荷与莲藕之中。学习半天古人的诗歌诗词韵律,我想到了画画,自从在老家画完一幅《玉蘭》后,很久没有动笔了,一方面是绘画艺术要得到大师的指引,自己不敢轻易下笔。另一方面是画画的基础是素描,我必须从头开始学习。拿起毛笔,我想起了被誉为“东方之笔”的张大千,其泼墨彩让我深深着迷:每一幅泼墨彩贯穿的是作者的抽象思维,借物以蕴藏生命喜常之美,心与万物之相通,达到无形有韵之变化常态,合乎天造,合乎人意的神美之境;以有形之态造无形之美,用变化无常的颜色达到天人合一思想的神韵意境!这就是生命最高之境,也是艺术大师思想到达的最高境界,以无形之神韵通日月有神之论,真正的到达艺术造诣巅峰!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这是我崇拜与学习的理由。年轻时的张大千住在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写生的好地方,三十三岁时张大千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每每颐和园池塘中亭亭玉立的荷花使张大千对画荷的兴趣越加浓厚。由于长期与荷花相处,每一片绿意盈然的荷花翩翩起舞都在张大千眼里,所以特别偏爱荷花。张大千喜爱荷花的出泥不染,娉娉婷婷从水中开出,雍容高贵,而随着碧波荡漾的荷叶,及姿态优雅的荷杆一同走进了笔下绘画间。张大千认为,荷花最难下手的部分不是花,而是杆子,因为一笔下去不得回头,重描就不成画了。张大千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张大千大师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秉承了历史上作为荷花君子的崇高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张大千对于以书入画的文人画要素的特殊感悟。这是我第三次学习绘画荷,从开始学吴冠中大师起,再到学习张大千大师,让我领略绘画艺术风格多样变化,不同表现手法就有不同的绘画张力和艺术意境。特别是作为人体大脑的抽象思维,它是统治着整个生命理论观的最高点,艺术家追求艺术本质、真实的体现。艺术家的抽象思维离不开普遍事物的客观性和统一性,同时也具有神宗旨的可塑造性,是让生命之美爆发与张扬它的力度,从而进入人体生命无常之喜美!望着张大千之泼墨彩艺术,荷叶上有一层、两层,无数层的渲染效果,加深绘画艺术的神韵,让我深深沉迷,荷花迭荡起伏,荷叶隐隐若现像是在空中翩翩起舞,生命的浪潮一层高过一层!张大千的泼墨荷花合乎于天意,合乎人意的神美之境,真正以荷的无形之喜美,到达生命无常之喜美,其心灵真正的达到与天地、万物相通的神境。正如东坡所言:“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常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年寓也欤?”

 

动笔的时候,我调好各种颜色,心里渐渐融入了生命的神彩,一动笔,荷叶的形状在我的手下若隐若现,随风儿飘展吧,生命的世界就荡漾在这无形的美中……..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画荷,我都没有去临摹,因为绘画艺术本身在于自我创新,连这些基本功都要去临摹,绘画本身也就不具有任何意义。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每一个人的抽象思想不一样,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是根据原始的万生万物进行自我创新,这才是真正具有特色的艺术创新之路。从第一次到第三次,多了生命与万物相连相通的神韵,多了具有特色风格的泼墨彩,更有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抽象思维,于是各种颜色飞快的在我笔下出现,就连荷花瓣也一笔呵成,独乃是生命无常喜美之神!泼彩的颜色迟迟不敢下,是因为还不熟悉,只能通过毛笔画出,让荷叶一片片的在天空中飞舞吧,这就是生命跌宕的完美之境,不带有任何的悲伤徒劳,尽情的享受着阳光、雨水、露滴……………我专心致志的画着每一朵花瓣,它们在荷叶间游荡,在我的心间尽情的绽放,生命的美就在盈盈玉立的花瓣中,动态之美跃然于纸上。古人曰:“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画着画着,让我的心通往着生命无形有韵之变化常态,与天地万物融合在一起!

 

中国古代无数杰出的艺术家、诗人,无论是出名的也好,还是不出名的也好,他们是认认真真做学问,绝不像今天急于求功名的画家名,当代一些画家们为了炒作自己的画能卖个好价钱,不惜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商业宣传,以便达到目的,这样的商业画家不但没有自我的思想灵魂体系融艺术中,更重要的是达不到画风的创新。真正的艺术大师是拒绝画商品画的,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艺术是无价的,是自己经过千垂百炼才达到最后的火炉纯青,每一幅画作都燃烧着生命永久的美,让自我的精神思想永存!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早年遍临古代大师名迹,从石涛、八大到徐渭、郭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60岁后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受西方现代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的启发,独创泼墨彩画法,这种心与万物相通,以有形之态达无形造化的神美之境,使人的心灵游于尘世,而又脱离尘世无常喜美之境,是时时刻刻与万生万物,与神在一起的,层层叠叠的墨彩辉映的效果使大千荷的绘画艺术在深厚的古典艺术底蕴藏独具气息。

张大千大师说:“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际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胸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的多才有所获。山川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兽都是一样的。”又说:“多看名山巨川、世事万物,以明白物理,体会物情,了解物态。”张大千大师平生广游海内外名山大川,无论是辽阔的中原、秀丽的江南,还是荒莽的塞外、迷蒙的关外,无不留下行走的足迹,曾在一首诗中写道:“老夫足迹半天下,北游溟渤西西夏。南北东西无此奇,目悸心惊敢模写。”学习“大千荷”,虽然没学到泼墨彩的绝技,但让我真正懂得了生命艺术存在的无形之态神美,人的生命在任何时候与万生万物在一起,与天地在一起,与神在一起!

6.10日于清风阁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3

Trending Articles